?021年触及巅峰后,欧洲木材行业似乎步入一段充满挑战的下行周期。作为欧洲木材的主要消费领域之一?022年以来,欧洲建筑行业的活跃度显著下降,新项目开工数量的锐减,直接导致了木材需求的萎缩、/p>
为契合市场需求的收缩,欧洲各大产区纷纷下调产量。然而,这一举措耶未能有效扭转欧洲木材行业的低迷态势。欧洲整体经济形势的不稳定,不仅持续性地影响了市场对木材的需求,还导致传统产区的木材对外出口大幅度缩减、/p>
作为欧洲木材的重要进口国,欧洲木材市场的供需变化同样影响了中国市场的进口需求。海关数据显示,?023年相比,2024年德国、波兰、瑞典、芬兰等多个欧洲传统木材产国对中国市场的出口量出现了大幅下滑、/p>
其中,德国对中国的木材出口量下降?6%(?94万立方米),进口金额也同比下降?0%;瑞典对中国的木材出口量下降了51%(?3万立方米),进口金额同样同比下降了47%。此外,丹麦(-25%)、比利时(-53%)、芬?-29%)和波?-12%)等国的对华木材出口也均呈现显著下滑趋势、/p>
除了经济形势的不明朗外,国际燃料市场价格的上涨也导致欧洲木材生产和运输成本大幅增加。同时,原木获取价格的高企进一步推高了木材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。再加上欧洲部分国家人工成本的上升,这些因素共同限制了欧洲木材的对外出口能力、/p>
然而,在这一波下行周期中,也有一些欧洲国家逆势而上,对华木材出口实现了大幅增长。例如,克罗地亚对中国的木材出口量增长了89%,拉脱维亚增长了31%,斯洛伐克增长了46%,斯洛文尼亚增长?7%,而意大利更是实现了超?倍增长、/p>
在小懒看来,这些欧洲国家对中国的木材出口增长,不排除是有传统产国采取将工厂搬离至离木材获取地更近,或人工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的策略,从而降低工厂的运营和生产成本的推动、/p>
但最终,欧洲传统木材产国与中国的木材贸易能否恢复至往日的“繁荣”,不仅取决于国际市场需求的推动,以及欧洲木材的价格竞争力,还取决于中国市场对木材的需求恢复、/p>
(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侵权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删除)